上财教学网改版升级!
上海财经大学WPS365教育版使用手册
课程直播教师使用手册
Canvas上线新功能:视频空间
教师自行下载课程录像的方法
本学期商学院、会计学院和信管学院使用Canvas平台的通知
“基于Canvas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分享交流会”成功举办
Canvas上线新功能:测验存档(批量保存答卷)
Canvas移动应用来了,还有“点名签到”、“答题互动”新鲜出炉!
Canvas平台应用微视频——Canvas建课入门
Contact Us
6590440865904068
bb@mail.sufe.edu.cn
65903527
65908823
《会计学》是由上海财经大学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师们制作的课程,奉行简明扼要讲清知识点、与时俱进与实务相联系的特点。课程定位于服务中西部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职类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也能将课本知识与上市公司...1
陈信元 课程负责人/学术总策划 会计学教授,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主要研究专长为财务会计和公司治理。主编《会计学》、《转型经济的会计与财务问题》、《高级财务会计》等教材,在《经济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上海市课题,获三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课程是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课程内容并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繁琐的编程技术,而是通过充分运用EXCEL提供的丰富的分析与建模工具,开采和分析经济管理大数据,并建立动态的预测、决策、模拟模...1
刘兰娟 课程负责人/学术总策划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申银万国奖教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女教工、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CGE宏观经济模型、计算机辅助预测与决策、信息资源管理,高校和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和决策咨询报告90余篇;主持多项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和上海高校本科教改项目,五次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材20余本,三次获上海市优秀教材,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
大数据(Big Data)已经成为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各学科关注的重点,但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工具不太适用于大数据的情形,新兴的处理技术和工具迫切需要引入学生课堂。Python语言作为处理大数据的最成熟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界和实业当中。本课程的目的是讲述Python语...1
郭峰,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以及公共经济学等范畴。在《经济研究》(2)、《管理世界》(3)、《经济学季刊》(6)、《管理科学学报》,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 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1篇论文引用率破百,2篇论文引用率破千(《经济学季刊》创刊以来引用率最高5篇论文中的2篇)。另在主流媒体发表经济时评90余篇,出版专著3部,合(参)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0余项。
《创业机会与创业选择》课程由上海财经大学刘志阳教授团队领衔讲授,该课程主要从数字时代的现实出发,系统介绍了大学生创业的时代价值,创业选择,创业方法论和创业新机会。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做好创业选择,掌握创业方法并实现创业梦想。1
刘志阳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创业、数字创业、新兴产业和风险投资。主持多项国家课题,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主要著作(合著)有《创业资本的金融政治经济学》《产业模块化时代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之路》《众创空间:创业型社会新群落》和《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奖。面向本科、MBA、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创业学、创业管理、社会创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作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主持《创业管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和《创业学》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出版《创新创业基础》《创业管理》等重点教材,合作开发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和全国百篇优秀MBA案例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产学研创新促进奖、上海市申万奖教金、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互联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教学奖项。毕业博士生在各重点高校入职。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则重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教学,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行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白该课程的核心内...1
常进雄 课程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在经济学权威期刊如《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人民日报(理论版)》和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个企业横向课题。获得2018年国家成果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申万宏源教奖一等奖等荣誉。
刘兰娟、李欣苗等
丁浩员、靳玉英等
韩景倜
刘志阳
常进雄、娄芳等
本课程是教育部-微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成果,课程面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结合社会热点和算法实践项目,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经典算法、应用领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展示信息社会各领域...
陈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博士,教学教授。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讲本科生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离散数学》、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地球与人类文明》、创新创业课程《虚拟仿真创新应用与实践》,研究生课程《空间数据库》、《开源空间信息软件》,深受学生欢迎,荣获北京大学首届教学卓越奖,另获得多项市校级教学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地理环境和空间信息分布式计算,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当大数据成为信息社会的热门话题时,我们体会到了信息、数据、数字给生活带来巨变。在“数字化”、“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等词汇频繁出现,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信息时代的数据背后是否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从海...
穆文歆
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师。专业方向:知识建模、知识表示、企业互操作、风险预警与风险知识库。
本视频课程为财务管理概论课程,内容包括资本预算、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公司治理、资产定价和有效市场、估价理论等,各章节配有相关的课程讲义及小测练习。课程从财务管理基本框架和经典理论出发,结合实际应用...
支晓强
研究生,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管理会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奖励。先后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会计名家培养工程。
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晓阴阳懂八卦”,《周易》这部中华文化最为神秘与高深的经学典籍一直在各个层面为人所瞩目。 今天站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诉求之下,我们更需要读《易》识中华。本课程将...
刘震
现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1978年生人,哲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是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其在校内为法大学子开设的《周易概论》是中国政法大学在全校通识课程中的代表性课程。同时,曾受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孔子学院总部、美国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大学、塔夫茨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开设周易专题讲座。 其主张《易》学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儒道并举的视野审视《周易》早期文本,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互证来还原《易》学史。其于《周易》古代筮法,《周易》象数史及《周易》与出土文献等领域多有建树,先后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2011年,获评第四届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称号。 2013年,获评第五届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称号。 2015年,获评第六届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称号。 2019年,获评首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奖。
课程由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开设。按照“厚基础、强交叉、养品行、促应用”的理念,从逻辑推理、搜索求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博弈对抗介绍人工智...
吴飞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跨媒体计算、多媒体分析与检索和统计学习理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本课程为中国建筑史的下半部分,主要介绍明清建筑与园林、民居等各类型传统建筑。
王贵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和教学方向: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古典建筑法式制度研究与教学/西方建筑理论史研究与教学/中西建筑文化比较研究与教学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是判断一所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直观标识",对高校的发展具...
李敬锁,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成员、青岛市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导师。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6部,以独立或首位人员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讲的《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别被认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知识图谱建设逐渐写入多地教育的...
李福荣,山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校级优秀教师。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多部。现主持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项,山东省教改项目1项,山东省高教学会项目1项。FD-QM 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评审师,FD-QM和LICD培训实习引导员;教学技能工作坊(ISW)引导员(FDW)。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中,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本课程以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和能力要求为背景,通过文献分析和综述,深入探讨教学与...
牛喜霞 ,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山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调查方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入选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受政府部门委托完成第三方评估项目40余项;主持完成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题各1项。 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主持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优质共享课程1门、精品课程1门。
学为中心、两性一度——从青教赛走向一流课程:首先分析比较青教赛与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总结提炼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
郑涛,曾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及二等奖、青岛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校 “青年教学能手”称号等突出奖项。山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研论文获省部级二等奖,主持参与省部级规划教材2部、校级教研课题5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4篇,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奖励2项。
2021年,教育部启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韩金龙,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首席教授,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大学体验英语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西北理工大学、英国卢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话语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英语教学,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学术论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译著《大学教学工具实用手册》及“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一部,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两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
课程主讲人李晓辉教授基于担任青教赛评委的经验,介绍全国高校青教赛的基本情况、比赛规则,并根据比赛要求和历年的优秀案例,具体讲解青教赛教学设计核心要素分析、课...
李晓辉,安徽省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多媒体通信与宽带移动通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主编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编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 五”规划教材《多媒体通信技术》;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宝钢优秀教师奖。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已成为参与面最广、学科门类最全、组织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高水平教学类竞赛,为一大批青年教师提供了实践历练、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 课程首先从宏观角...
傅钢善,陕西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学示范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211工程”三期建设—面向当代教师教育的教育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首席专家,享受陕西省政府“三秦人才”津贴。兼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组组长,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亚太地区分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等职。 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陕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验学校“十五”立项课题研究“特别突出贡献专家”,作为主持人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两届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名牌专业与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讲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和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
在进行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时,提交的课程视频是评审过程中最重要的考察项目之一。本课程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内容审核要求,系统梳理课程内容审核要点...
李阳阳,通识教育研究院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负责超星集团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备课教研系统设计,超星尔雅与学银在线慕课平台运营。深入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容策划,具有丰富的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行推广经验。
本课程主要围绕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说课与课堂实录视频制作,结合申报要求和评审指标,具体讲解内容要点、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视频拍摄建议等,帮助教师拨开...
赵玉霞,首届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审核专家,河北、云南省教学创新大赛评委,天津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郑州科技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获得全国微课比赛2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3等奖等荣誉。6年高校教务处工作经验,14年高校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教师能力提升研究经验。
本课程详细分析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情况、文件要求,并辅以丰富案例,逐一解读申报书撰写、说课及申报材料准备的注意事项。
孔鑫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新长征计划百人讲师团”成员,淮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华侨大学心理文化研究所课程顾问。负责过上干门慕课课程的开发建设工作,其中数十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参与多个省份,4000余门课程申报材料的评审工作。在全国各地进行主题汇报、工作坊多达2000余场,参与人数超万人。
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开展之际,本课程围绕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材料准备、评审指标解读、申报注意事项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重难...
杨文刚,主讲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理论力学》。曾获华北电力大学教学基本功一等奖、保定市大中专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评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 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在输电线路脱冰振动、塔线体系风振响应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SCI检索14篇。